25岁的王双林来自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从去年10月起,他一直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家建筑工地上打工。
每天早上八点,王双林准时出现在工地上。作为项目部的安全检查员,他负责巡查工地,排除安全隐患。“特别要注意工人是否按照劳动安全规范作业,他们都是高空作业,要保证他们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镜等劳动保护设备。”
王双林说,自己的工作看上去简单枯燥,但责任重大。“安全隐患藏在细节,比如脚手架搭设是否牢固,带电设备是否有绝缘材料保护等。项目部强调安全第一,我每时每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打工的收入怎么样?王双林算起账来,他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元,包含五险一金。平时的花销不大,宿舍有空调和24小时热水,吃在食堂,饭菜价格也不贵。妻子在工地上当人力专员,小两口每月工资接近1万元。“工资是按绩效计算,为了多拿,我经常放弃周末休息。”
王双林15岁就出来打工,先在饭店当厨师,每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后来经过招聘,转型成建筑工人。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因为身体不适,才在家歇了一年。妹妹在上海一家快递公司当接线员。他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出来了,虽然现在路修宽了,楼房也盖起了,环境越来越好,却没了人气。
问起为啥不在老家,王双林说:“还不是为了讨更好的生活。”他说,按照老家习俗,妹妹出嫁要准备四五万元的嫁妆;父母年纪大了,得帮他们准备养老钱。如果留在老家,辛苦种地一年,养活不了一家子人。“我家有5亩多地,主要种水稻、小麦和红薯,一年收入顶多几千元。以前奶奶打理,她去世后,地就荒了。”
说到这,王双林的工友郭宝国接起话头:“农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少了。”郭宝国来自河南省内黄县,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平时在当地大户的蔬菜大棚里打工。“大儿子在上高二,小儿子上初中,上学、结婚都要花钱。家里只有2亩多地,只有打工这一条路。”郭宝国跟着建筑队走南闯北,经验丰富,每月工资有7000多元。
两位农民工兄弟对北京的生活很满意。他们所在的工地隶属中建二局一公司,逢年过节,工会组织不少文体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在北京,出门办事,交通便利。看病,好医院好大夫多。待久了,都舍不得离开了。”王双林说。
但王双林坦言,北京只是临时的家,要想留下来,住房、孩子上学问题都无法解决。他希望趁年轻,奋斗一把。“我看新闻说,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好政策,我有点心动。况且,父母老了,我想留在他们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