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光法师
无知与智慧是一对反义词,无知是贬义,指昏暗之心不能知照事理、事相;智慧是褒义,指照见俗谛,解了真谛,通达了解一切事理、事相。无知的人往往喜欢假装智慧,而智慧的人往往低调内敛,看起来大智若愚。虽然无知与智慧相去甚远,但一切的智慧无不是以无知作为其初始和源头的,只不过粗浅的无知背后是无明,而智慧的无知背后是般若。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是当时公认的“最有智慧”的人。面对这种赞誉,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虚心地向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求教,与各色人物穷根究底地讨论问题,很多有名望的人被他问倒。他一生不倦的求知活动貌似就是为了证明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无知才是常态。苏格拉底之所以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就是因为他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他的智慧又被称为“自知无知的智慧”。
与苏格拉底自知无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粗浅无知的人,明明脑袋中空洞无物,却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人类的所知就如同一个圆圈,圆越大,看似所知增多,实则是外面未知的部分增加的更多,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越会觉得自己懂得少,反而是那些圆圈很小,甚至只是一个点的人,以为自己了解所有。因为无知,故而说话做事毫无顾忌,什么都敢说,什么也都敢做,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这不是智慧,而是愚痴和无明,是真正的无知。
《瑜伽师地论》中总结了十九种无知,分为七大类,分别是:一世愚(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无知)、二事愚(对内、外、内外的无知)、三转移愚(对业、异熟、业异熟的无知)、四最胜愚(对佛、法、僧的无知)、五真实愚(对苦、集、灭、道的无知)、六染净愚(对因及从因的无知)、七增上慢无知(对六触如实通达的无知)。上述的十九种无知,恐怕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通达哪怕其中的一种吧?
人类历史只是漫漫宇宙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段而已,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谁都无法窥探全貌。宏观角度,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很有限,宇宙的起源与形成,是否有边际等等问题至今无人可以回答;微观方面,从分子到原子,再到夸克,不断发现“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我们在不断地“突破”自己,实则是根本还没有掌握组成色质的最小单位。对于这个世界,我们知道的再多都还是无知的。对于有情事相的内、外及内外诸行都无法深刻体会苦、空、无常的本质。对于业力及其异熟的过程,不能体会无作者亦无受者的真实。对于佛、法、僧三宝,不能如实认知及对待。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修行的方法,不能领会掌握。对于因、从因及所生诸行,不能如理作意。心怀增上慢,于所证中,颠倒思惟,所有无知。
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其实作为凡夫,谁又不是无知的呢?敢于面对自己的无知,才是走向智慧的开始。众生的无知是因为将虚妄的意识当作了究竟的智慧。有情与无情最大的界限就是“识”之有无,而“识”之差别造就了六道四生的分别,识与智之优劣则形成凡圣的等级。想要转凡入圣就需要通过修行来转识成智,将有污染的八种妄识转成清净无漏的四智,即转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也是我们学习佛法所追求的结果。
具有无知之智的人明白,正是众生对于已知的执着,导致他们狭隘武断,所谓的“知”比“无知”更可怕,此时的无知反而是智慧的。佛菩萨之圣智看起来无知,但是无所不知,正所谓“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万物品类无不被般若笼罩。想要达到这种“智慧的无知”境界,先要从“无知的智慧”做起,承认无知再追求智慧是第一步,一旦成为圣者,那么无知与智慧的界限就会被彻底打破,毕竟智愚本来就是相对的,只有中道思想才是亘古不变的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