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著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堪称我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曾经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空前绝后的文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中国历史文化无人取代的卓越贡献,《史记》和司马迁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来韩城怎能不去司马迁祠?11月1日,沿黄公路采风团记者怀着景仰的心情,拜谒了司马迁祠。
下了一夜的小雨终于停歇,阴冷的天气让人觉得些许有些凉意,采风团顺着祭祀大道走进祭祀广场,一座巨大的司马迁铜像展现在眼前,铜像高12米,寓意《史记》之十二本纪,重26吨,合52万两,寓意《史记》之五十二万字。雕像造型传神达意,极尽表现司马迁刚直不阿,幽而发奋,秉笔直书的伟大精神。司马迁以自己破残的生命,换来一个民族的历史;以自己苦难的人生,换来了千万民众的记忆;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了华夏的尊严。仰望雕像,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记得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说,来到陕西,有两个地方是不得不去的,一个是黄帝陵,一个是司马迁祠墓。前者是文化人的根,后者是读书人的本。司马迁本身就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史学家,他的一生是由无数个悲剧符号连接而成的,然而这些不幸的遭遇并没有使他萎靡不振,他顶着各方压力完成了历史巨作《史记》。
怀着寻本之心,采访团一行继续前行,走过杨虎城将军1936年所建的“芝秀桥”。穿过匾书“汉太史司马祠”的古牌坊便进入司马迁祠的大门。大门内的的古道是全部采用石条铺成的,上面还有车轮碾轧、风雨侵蚀的痕迹,凸凹不平。春秋时期,韩城属于魏国境内。魏国在这里开凿了这条大道,这条道被称为“韩奕坡”,后来,司马迁祠修建在其北侧,韩城当地人也称其为“司马坡”、“司马古道”。沧桑的古道与路旁青翠的松柏仿佛向采风团诉说着司马迁学游天下、回朝为官、父授遗命、讨论改历、遭受腐刑的苦难人生。
走到司马坡的尽头,一座木牌坊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司马迁祠墓的入口,牌坊上“高山仰止”的的题字昭示了历代人民对司马迁的敬仰与爱戴;过了这座木牌坊又是一座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其题字取自于司马迁自序中“耕牧河山之阳”。最后是一座具有典型宋代建筑风格的山门,门额上书“汉太史祠”。这些建筑中间用99级台阶连接起来,象征着九九归一,也表示了人民群众对司马迁的刚正不阿的性格的敬仰与爱戴之情。
司马迁祠包括献殿和寝宫两部分,献殿是致施礼仪的地方,在献殿之后就是列放司马迁塑像的寝宫,寝宫里供奉着一尊建于北宋的塑像,雕像的头略向北偏。据说是司马迁在北望李陵,似乎希望能得到些许的交流与安慰。
献殿中陈列着郭沫若1958年参观完司马迁祠墓后,提写的“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一诗的碑文,这首诗概括了司马迁的一生,赞扬他的功业可以与孔子相媲美,是永垂不朽的太史公。这首诗也是文人墨客吊咏司马迁最为经典的一首诗。
《史记》有些描写非常生动,人物、语言现场感很强,这些活生生的细节和故事,司马迁是从哪里得来的?史料记载,他非常注重寻访实物证据和史料材料,还很注意收集当事人及其后代的回忆,其采访方法与现今非常相似,文章的表现形式也与后世新闻大同小异。因此可以说,司马迁是最早的记者。怀着对先贤无比的崇敬之情和对职业的热爱之情,沿黄公路采风团记者拜谒了司马迁陵,并向记者之祖司马迁进献了花篮。
寝宫后就是司马迁的墓冢,建于西晋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对司马迁刚直不阿的性格、秉笔直书的求实精神、忍辱负重、奋斗不息的抗争精神甚为钦佩。入主中原后,就赦令修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司马迁墓冢。因为这墓的周围有八封的浮雕用来装饰并表明方位,所以这座墓又叫八卦墓。后到清朝时,陕西巡抚毕源又对墓进行修复并立下碑文。
曾有人有人这样评论司马迁,“有一种苟且偷生是高尚的,它叫忍辱负重;有一种低头弯腰是无奈的,只为高尚的追求。”拜谒司马迁祠时,这句话就出现在了记者脑海,直到登车离开时记者仍旧在回味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