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芝川镇北陈村的贫困户许景斌,与75岁高龄的老父亲许治民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51岁的许景斌却从未放弃过打拼致富的念头。每每看着年迈体弱的父亲唏嘘长叹时,许景斌总是一筹莫展。务过农,喂过猪的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凭借自己的踏实劲,开办一个姓“许”的养猪厂,用多年来积累的养猪经验实现脱贫致富。
自市人社局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细心的工作队长陈东林、双万干部孙党生、张苗苗,在与许景斌深入交谈中,了解到他的一技养猪之长。随即,如何帮助该户脱贫,实现创业致富梦,成了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等一干人的头等心事。为了帮助许景斌“圆梦”,以创业典型辐射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为目的,做大做强个户养猪业,逐步升华发酵,形成村级经济链条产业,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致富。工作队和许景斌做了深入沟通,征得个人同意后,首先帮助该户申办免担保无息贷款,解决起步资金难题。可光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节约开支,双万干部张苗苗的所在单位失业办,多方协调,争取到爱心企业20吨水泥、沙子等建筑原料,让扶持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帮助许景斌购买了品种优良的19头小猪苗,配合家里不算肥沃的两亩地,聘请泥瓦匠精心改造为暖棚式猪圈,供许景斌“施展拳脚”。
经过一番努力,猪舍虽搭起了,但科学成熟的养猪饲养技术,依然是壮大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为此,人社帮扶干部再次伸出援助之手,积极联系解家村富有20多年养猪经验的产业大户,带着许景斌完整地学习了一整套成功养殖实操技术,为他提供了手把手的指导,助力其发展生猪养殖业。
几个月后,当市人社局驻村工作队长陈东林带着双万干部孙党生、张苗苗和村干部再次走进许景斌的养猪厂时,许景斌脸上的笑容已经告诉了在场所有人答案。在双万干部和许景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养猪厂已步入正轨,整个厂棚环境卫生良好,圈舍整洁干净,19头猪仔个个膘肥体壮。看着许景斌自信的忙碌身影,所有人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经过大家商议,决定进一步加大落实相关产业帮扶政策,通过疫苗、配食、放养、卫生清洗等科学饲养措施,实现养殖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人社干部用心用情、精心扶持的北陈村科学养猪业,长了许景斌的志,暖了贫困群众心,增了干群鱼水情,得了村民好口碑,在全体人社扶贫队伍中树立了一杆永远飘红的旗帜。(苏冠旭 刘梅 姜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