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浪民是高门村的一个贫困户,49岁,小时候因为一场医疗事故引起腿部感染,最终导致截肢,从此,他就拖着自己缺失了右下肢的双腿过着贫苦的日子。
虽然残疾,行动不方便,但是张浪民却有着积极向上、笑面人生的乐观和豁达。
早年,他一直在异乡打零工,凭借自己勤劳、聪明与努力,自学成才开了一家小家电修理店,平时遇到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顾客,他也只收取成本费。在他看来,自己曾受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在自食其力的同时还能反馈社会,帮助别人,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与他交谈,言谈举止中都能感受到他满腔的热情和斗志。
自我市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张浪民被作为村里的贫困户。家里破旧的房屋也进行了危房改造。房子修好了,每个月还有低保金和残疾人补助,按说这日子也能将就过,可是张浪民心里却怎么也舒坦不起来。他说,我虽然是残疾人,但是不能就这样一直靠国家养着啊。自己真的是毫无价值了吗?曾经一度他心情低落,非常沮丧,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作为包联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张浪民的情况非常熟悉,对他近期沮丧的心情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市政府党组成员、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高门村脱贫攻坚指导员李西峰对张浪民的情况非常关心,他亲自到到张浪民家里,通过拉家常了解到张浪民的思想症结所在。原来张浪民不想被人认为是一个毫无用处的残疾人,他想找一份活干,用劳动帮助自己脱贫,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了解到张浪民想成为一名停车收费员的想法后,李西峰有点犹豫了,因为停车收费员的工作需要来回走动,张浪民腿脚不方便,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他想帮张浪民找其他更适合的工作,但是被张浪民拒绝了。他说:我就是要向别人证明我能行,我和大家都一样,我也能走,也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他甚至戴上自己制作的假肢在蹭蹭在地上走起来,李西峰心里不忍,却也只能答应让他试试。
现在,在盘乐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名走路稍微有点颠簸,但腰杆挺直、充满自信、笑意盎然、信心满满的停车收费员,他就是张浪民。收费时候距离近一点的他就自己走过去,远一点他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每个月有近两千元的收入,张浪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张浪民说:“我真的很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综合行政执法局,我现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还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两年国庆节我都会在家门口挂国旗,用自己的方式感恩国家,今后我更要好好工作、自立自强,早日让自己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张娟妮 张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