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有志 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被日本实际控制是美国私相授受造成的。无论是历史还是法理上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中占有道义的优势。多年来,中国搁置钓鱼岛的归属争端有多方面的战略考虑,但如今搁置争端的梦想已被日本右翼势力和政府的“购岛”行动打破了。中国除了反击没有其他退路,搁置争议不应或不再是中国处理钓鱼岛问题的基本方针。
如今,形势已经发展到一触即发的地步,钓鱼岛危机已经形成。中国有句古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危机提前发生和到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必须勇敢面对,且要利用这一契机解决好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危机最终结局不外有三种可能性。其一是维持原状,即钓鱼岛还是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则报以口头上的退让,如撤销或推迟购岛决定和实施。其二是双方都不控制钓鱼岛,即在危机继续升级转化为实际的局部冲突后,中日双方经过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较量,在第三方的斡旋下,双方妥协,达成谁也不到钓鱼岛去宣示主权,并以双方都不控制钓鱼岛收场。其三是经过中国对日本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打击,顺势而为,日本屈服,中国收回钓鱼岛。
从目前情况来看,日本政府似乎全力死保钓鱼岛,野田佳彦不想撤销购岛决定。如果不加大外交压力和附之以一定的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估计日本不会妥协,中国连外交胜利也不可能。这会使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的博弈中失分很多,大丢脸面,中国政府难以向国人交待。即便日本在外交上作出一定的让步,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也是不会满意的。因为斗争了半天,结果还是口惠而实不至,倒是进一步强化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对第一种结局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要达到第二种可能性是有条件的。最关键的是双方必须消耗大量国力,有低烈度的军事冲突,斗争到一定程度后似乎谁也没占绝对优势,双方都意识到在钓鱼岛问题上不罢手一定两败俱伤。这样,双方只能妥协,相互让步,放弃实际控制。对中国来说,出现这一结局,虽没有夺回岛屿,但改变了钓鱼岛日本实际控制的现状,还算是一大胜利。不过,这一结局,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和民众的意志和决心并不相称,继续给中日关系留下了隐患。
笔者建议,鉴于目前情形,中国政府必须以此次危机为契机,顺势而为,把钓鱼岛危机转化为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机遇。第一,把解决钓鱼岛问题放到中国的海洋战略上考虑,下决心,杀“猴”给“鸡”看。第二,“兵半渡可击”,把危机转化为局部冲突,与日本打一场“速决战”。第三,打破政经分离的外交战略,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让日本政府和民众切身感受中国的力量。第四,海军、海监、企业、民间力量跟进后续措施,巩固住军事斗争的成果。第五,做好美国的工作,解除对日斗争的后顾之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政府必须顺势而为,作好应有的战略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