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25年后,2011年11月,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和省级行政区划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完成了历史性的战略任务。
然而,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大垭村,记者却见到了最后一个石板房学校:大垭小学,该校也是最小的一所小学,只有一名学生。该村至今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
最后的石板房小学
2013年5月10日,记者翻过几座山,来到大山上的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大垭小学,该小学距安康城区近20公里。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一座破庙,学校是用当地的石板砌成的四合院,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破败不堪。走进小学,里面16间教室,无一完好。
据该校李老师介绍,该小学始建于50年代,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集资重建。因为当时道路条件不好,没有砖块,所以墙是用当地的石板砌成,瓦顶。
如今,站在教室能看见天上的白云。下雨天,屋外大下,屋内也大下。16间教室两间办公室,无一完好。几年前,该校就已经被确定为危房。
人数最少的学校
在门口一间教室的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起始时间2012年3月1日,享受人数1人。该校现在共有三名教师,一名学生。
村民说,由于家长担心教室随时会倒塌,所以都将学生转走。学生都转到了红星、枣树、团结、劳动、江北等学校去了。目前,该校仅剩一名9岁的二年级女学生莎莎,她没转走的原因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父亲智力不全,母亲是残疾。
李老师说,他在这个大垭小学执教20多年了。这个学校是50年代建起来的。后来学校破旧还翻修过几次,学生最多的是时候应该是2006年和2007年,那时学校学生人数达300多人,老师6人。李老师说,学生转走的原因是随外出打工的父母走了。
这个小学原本接收大垭村、庙河村、王山村三个行政村的义务阶段的学生。据村干部介绍说,仅大垭村就有三四百户村民,有两千多名村民,几百名适龄儿童。
但是,在普九的几十年间,为何该村没有一所小学?村干部说,自己也不知道。 |